中共航母發展與未來目標評析

發佈日期:2024-01-22

旺報20231219日報導指出:「大陸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 (舷號18),開始實驗其電磁彈射系統,影片顯示試驗用的『小紅車』在甲板前方不遠處激起巨大的水花,代表福建號的彈射器已舖設完成,並進入開始測試階段」,顯示共軍海軍從滑跳式航母向彈射式航母轉進,但「小紅車」彈射入海,並不代表福建號已具電磁彈射能力。事實上,福建號連續彈射穩定性、成功率仍須長時間、高密度測試。因此,尚在「系泊試驗」的福建號,還須歷經「海試」,海試結束後才會納入海軍序列,納入海軍序列後,還需要對各種動力裝置和武器系統等設備進行調試運行,艦員上艦進行單艦基礎科目訓練、艦載機運用和艦機協同訓練、航母編隊多艦協同訓練和全科目綜合訓練等。再者,各型艦載機能否及時滿足列裝需求。因此,福建號航母首次成功彈射「小紅車」,到納入海軍序列,及形成戰鬥力,還有一條漫漫長路要走。若一切順利,可能於2028福建號方具備率領「航母戰鬥群」或「航母打擊群」,擔任戰備值班任務能力。

共軍航母會否用於攻臺戰役,各家觀點有所不同,我前參謀總長黃曙光海軍備役上將受邀在大學演講時強調:「屆時『遼寧號』、『山東號』及『福建號』等艘航母編隊,可部署在臺灣北、東、南三端,距離臺灣1000公里(540)處,以航母艦載機殲-15的作戰半徑1500公里(810)計算,對臺灣東部的威脅最為嚴重」。我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海軍備役上將於受訪時表示:「共軍海軍航母直接用於對臺灣島作戰的概率的確不高。共軍轟炸機、飛彈、潛艇攻擊範圍已經足以覆蓋臺灣地區,即便不用航母也能打擊臺灣地區所有重要目標」。

百年來,地緣政治學家提出3種主要理論,試圖從地理角度解釋如何控制世界。陸權論學者麥金德指出:「歐亞非三大洲視為世界海洋中的一個島,稱為『世界島』,歐亞大陸中部則視為世界島心臟地帶。因此,統治東歐者,必將統領中心地帶;統治中心地帶者,必將統治世界島;統治世界島者,必將統領世界」。海權論學者馬漢認為:「海洋是世界舞臺的中心,誰掌握世界的咽喉要道,誰就控制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進而變相地控制世界」。邊緣地帶論學者斯派克曼主張:「控制海陸交界地帶就能控制世界。誰支配著邊緣地區,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支配歐亞大陸,誰就掌握世界的命運」。因此,麥金德的「世界島」理論,是第1次世界大戰各陸權強國爭霸的理論基礎。馬漢的「海權論」,則是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至冷戰期間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理論依據。斯派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提出後,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星羅棋佈的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及島鏈,成為美國維護霸權,遏制圍堵「中」俄、中東各國的理論基石。

2012年迄今,雖然共軍海軍3艘航母逐漸成型,中共海軍深知無論從熟練、續航、武器裝備等硬實力,還是從航母運用經驗、人員培養等軟實力,與美軍航母相較仍存在十分巨大差距。面對美軍11個航母戰鬥群,中共海軍採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不對稱作戰思維,現階段共軍航母在陸基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和陸基反艦彈道飛彈保護傘下,沿東海出宮古海峽、沿南海出菲律賓巴士海峽,前往西太平洋地區,執行「拒止/反介入」任務。

2017119日,習近平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近年來中共重點發展海軍,每年納入海軍序列的艦艇均在10萬噸以上,並將艦艇活動前推至關島一線,第二島鏈以西,持續保持中共艦艇在西太平洋的存在,掌握第二島鏈以西的主導權,此舉被中共視為保障國家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檢視2019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共雖然高舉「防禦式國防政策」,惟陸軍戰略為「立體攻防、全域機動」,海軍戰略「近岸防禦、遠海防衛」,空軍戰略「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火箭軍戰略「核常兼備、全域威懾」。事實上,各軍種戰略均隱含對外兵力投射與縱深攻擊,核心目標就是維護「利益邊疆」。中共面對美國的「印太戰略」,軍事上採取小步快跑,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的海軍,削弱美國的海權,最終削弱美國運用「邊緣地帶」控制全球能力。經濟上則利用「一帶一路」,整合亞歐大陸,通過「一帶一路」讓整個亞歐大陸重新聯合起來,逐步削弱美國國力與影響力。

綜上所述,中共航母建設除大國標誌外,更是中共維護「利益邊疆」的重要工具,由中共海軍航母建造速度分析,2035年可能擁有5艘航母(3艘傳統動力、2艘核動力)2050年極可能擁有8艘航母(3艘傳統動力、5艘核動力)。中共海軍建軍目標,2035年前完全掌控第二島鏈以西(距中國大陸海岸線5000公里內)海域,2050年前具備全球海洋巡弋能力。中共為達維護「利益邊疆」目標,運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依據「邊緣地帶」理論核心精神,選擇於關鍵位置設立「海外基地」,提供作戰保障與後勤保障。換言之,中共航母將用於「大國爭霸」與維護「利益邊疆」。

再者,中共海軍航母編隊是否會投入攻臺戰役,兩位前參謀總長看法雖然不盡相同,黃曙光前參謀總長指出共軍海軍執行「拒止/反介入」可能部署位置與方向,李前參謀總長則指出共軍海、空軍已具備臺島東部攻擊能力。從中共海軍055型飛彈驅逐艦、052D型飛彈驅逐艦,潛艦等列裝有鷹擊-18攻艦飛彈(600公里)、鷹擊-18攻陸巡弋飛彈(600公里)、鷹擊-18潛射攻艦飛彈(600公里)、鷹擊-21攻艦飛彈(2000公里),火箭軍的東風-21丁型攻船飛彈及東風-26型攻船飛彈,兩者射程介於20004000公里,空軍轟-6轟炸機掛載長劍-20巡弋飛彈(2000公里)及空射型攻船飛彈。換言之,共軍諸軍種已具備臺島東部海空域作戰能力,攻臺戰役時航母可能不會投入直接攻擊臺島東部基地及相關軍事設施,而是用在與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對抗,拒止美、日軍隊靠近臺島周邊。

(本社特約研究員 楊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