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大陣仗訪越,「中」越關係再度拉到國際鎂光燈的聚焦底下,彰顯越南在印太地緣政治經濟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在同樣的場合,越南迎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訪問團。
河內得以快速變臉的方式迎接習近平的華麗陣容與承諾雙方好處,主要在於當前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回潮下,「中」美競相企圖提升與越南的關係,在此機遇下,華盛頓向越南提出將雙邊的戰略夥伴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越南對外關係的首要順位,中方則向越方提出共建「中越命運共同體」。
此次「中」越領導人會見做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越中命運共同體」承諾,越方更準確的定位是「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越中共享未來共同體」,因此,越南並未「全然與欣然進入中國『命運共同體』的話語軌道」,保留自身的詮釋權。
北京為確保有如「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在社會主義軌道共同發展,習近平此行彰顯出北京在確認新時代兩國關係的新定位,明確兩國關係發展的新方向,為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開闢新前景,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注入新動力。雙方就黨際交往、防務、部門與地方合作、司法、傳媒、發展對接、經貿投資、數位經濟、綠色發展、農產品准入、水力、海上合作等領域達成36項合作成果,儘管尚未見諸實質內容。
值得關注,兩國聯合聲明提及具體成果,體現各取所需的部分,首先是「共建『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方面」,雙方表示「推動越中跨境標準軌鐵路聯通,研究推進越南老街-河內-海防標準軌鐵路建設,適時開展同登-河內、芒街-下龍-海防標準軌鐵路研究,並加快推進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對接,包括建設中國壩灑-越南巴剎紅河界河公路大橋」,此舉一直是中共列為對越南的重要議事日程,將有助雙方口岸開放升格和設施聯通,習氏此行似乎達成一定程度突破。
其次,中共開放越南農產品出口到大陸,似乎也換來了「越方支持中共在中共符合標準和程序基礎上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無論如何,越「中」關係最大的挑戰還是在南海島礁歸屬與海洋邊界劃分問題,推進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和北部灣灣口外海域劃界磋商兩項工作早日取得實質進展」以及「在協商一致基礎上早日達成實質、有效、符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國際法的『南海行為準則』,故此次中「越」領導人會面,一般預測只是雙方各自對內宣傳的交代而已。
總之,習近平此行展現北京不能在與美國戰略競爭下「輸掉越南」,而越南利用自身地緣政治優勢,維持自身在美中之間的戰略平衡,當越南同意美國提升雙方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後,越南又同意中國的「深化和提升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越中命運共同體」後,越南未來對內和對外維繫自主將更具挑戰性。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 孫國祥)